理论研讨

法理

首页 » 理论研讨 » 法理 » 正文

钧日阁:道德.守礼.法治

发布时间:2017-09-28

道德.守礼.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三要素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一期

中国律师网 2017年3月1日 律师原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实施以来,法治社会建设步伐全方位提速,全行业、全领域法治化水平稳步提高,法治精神逐渐渗透到全社会方方面面,人民对依法治国的法治社会越来越充满信心和期待,一个风清气正的法治中国正在跃然而出,富强民主的中国梦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几代人为之奋斗的民族复兴大业即将功成,在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面对多元文化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更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法治保障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礼治教化,以礼治巩固人们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法治提供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礼治提供社会个体的行为规范,两者都是治国理政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以德”,法治和礼治都需要道德规范的支持。有了国家权力基础上的法治、个体自觉发起后的礼治和贯穿二者精神的德治,社会自然走向文明和谐,国家更会富强民主。

《中共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其中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礼治的基本范畴,这是中共中央对法治与德治、礼治关系的精辟论述。法治建设重在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礼治教化重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重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夯实全社会道德基础。辨析反思传统文化,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刑及大夫、礼普庶人”的理念能够给予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以现代启迪。

一、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特权思维的集中表达,时至今日作为传统文化的糟粕仍然影响着法治建设的进程,直白的讲就是说官员可以不受法律规范调整,对普通百姓也不苛求其道德水准。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将全民道德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破除了“礼不下庶人”的陈旧观念;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贯彻落实,“刑不上大夫”的意识形态也开始发生转变。

法律规范是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被突破社会将进入混乱无序的冲突状态,弱肉强食之下丛林法则将大行其道,阶级之间无休止的斗 争使文 攻武斗可能再度重现,因此法治建设必然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建设水平的长期任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法律基本原则也就需要长抓不懈。具体到当下社会,从官员开始带头遵纪守法,对其执法从严、违法必究,是落实法治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或者可以说“刑及大夫”是法治建设成败的前提保障。

十八大以来形成的常态化反腐在拍倒“苍蝇”的同时更打击着“大老虎”,全社会已经初步形成了“刑及大夫”的法治氛围,这使百姓实实在在体验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进一步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法治建设成果,需要将这一法治精神持续性的落实下去,“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不断提高依法治国的法治化水平。

二、发挥礼治教化社会的基本功能

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但仅仅强调法律规范作用,人们就会把法律标准作为规范个人行为的底线标杆,其中也总会有极个别人在权衡跨过这个标杆后带给自己的利与弊,从而走出违法乃至犯罪的一步。利欲熏心之下他们将失去基本道德底线,全社会为此将承担比如假冒伪劣商品、非法食品药品等危害社会秩序的成本,而他们从事违法犯罪行为不会有任何羞耻感。“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仅用法律条文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那么人们争先恐后地去以身试法的同时,会想尽一切办法去逃避法律责任而且还没有耻辱之心。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是说如果用礼治教化来规范大众,那么人们不但有荣与耻的观念,而且还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这里充分说明了礼治的重要性。相比于“齐之以刑”从行为入手树立一个法律标准,“齐之以礼”是从人心入手设立一个礼治基准,将规范社会秩序的着力点从外在行为约束提前到了从调整认知行为模式开始。如果在全社会推广礼治教化,人们就会从法治之下被动调整自我行为模式,转变为礼治之下主动调整认知行为模式上来,“齐之以礼”会逐步形成一个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礼治社会。“礼普庶人”,发挥礼治教化社会的基本功能,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化发展。

三、夯实道德基础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建设重在“刑及大夫”,礼治建设重在“礼普庶人”,法治和礼治都要抓。离开法治建设社会将失去共同行为规范,忽视礼治建设社会将失去个体行为规范,都将对社会秩序健康运行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法治有“法之德”,礼治有“礼之德”,实践法治和礼治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夯实全社会道德基础,这需要在中国国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注重多元文化的教化功能,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道德基础,需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同样,以德治国和推行礼治教化更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千万名党员的核心示范作用,无论法治建设还是礼治教化推行都将是一句空话。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道德基础,需要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有了法律规范来引导,有助于在全社会普遍形成思想合力和行动凝聚力,从而摈弃个体文化的标新立异,同时有效防范包括地域文化、行业文化甚至是狭隘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之中个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糟粕文化侵袭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将人们凝聚在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上来,共同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道德基础,要坚持发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文化方针。幅员辽阔的国度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用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形式表达着文化的多样性,科技文化、哲学文化、宗教文化、经济文化乃至于法治文化等也在不同行业领域表达着文化的特点。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尽一致,但是只要其核心理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尊重并接受这种形式相异但核心精神统一的文化表达,要充分包容并发扬各地域、各民族、各团体、各领域的文化对核心价值观的不同表达形式,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建设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社会。

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针要求,“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将依法治国方针落实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就要坚持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注重发挥礼治教化社会的基本功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全社会道德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一个持续稳定的良好环境。

随着民族复兴事业的发展,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为示范样板,将社会主义法治与礼治、德治等治国理政精神普及到全球各个民族,中华文明将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全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冯路钧(1969-),男,河北藁城人,民盟河北省直工委副秘书长,河北钧日律师事务所主任,一级律师、心理咨询师、高级证券资质、工程师、企业法律顾问,工学学士、法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刑事辩护与代理、知识产权、金融证券、法律服务质量管理、涉法涉诉群体精神卫生保健。

[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出自《论语.为政第二》。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自中办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③]“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出自《礼记.曲礼》。

[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论语.为政第二》。

[⑤]“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出自《费孝通论文化自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 


冯路钧主任,工学学士、法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一级律师,中级企业法律顾问资格、高级证券从业资格、高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中国民主同盟河北省委委员、民盟河北省社会法治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河北宣传交流和文化建设委员会委员、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校外兼职教师、河北政法学院法律系外聘兼职教授、南开大学MBA校友会理事、南开大学石家庄校友会常务理事。

钧日阁:学海习书阁


 




联系我们

电话:0311-89923110

联系微信:justsunlaw

联系邮箱:justsunlaw@sina.com

联系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西三庄街111号豪威大厦B座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