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日交流新一代信产技术 研讨资产数字化法律赋能
发布时间:2025-09-23
2025年9月20日,由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协会与清华大学石家庄校友会联合主办的“智汇京津冀,聚力新动能——2025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交流会”在石家庄圆满举行。河北钧日律师事务所主任冯路钧作为华南理工河北校友会代表,受邀出席此次盛会,与高校学者、科研人员、企业高管等各界代表,共同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石家庄产业升级的推动路径。
开幕式上,清华大学石家庄校友会常务副会长、河北省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协会会长刘永亭发表致辞。他强调,此次交流会旨在发挥清华校友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清华大学与石家庄校地合作平台,助力石家庄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突破发展,为地方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魏亚钦在致辞中表示,科协将持续为各类学会协会搭建高效务实的交流平台,推动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共享,并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石家庄科技事业,共同助力地方科技繁荣。
在专题报告环节,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闻立杰教授深入剖析了大模型应用中的安全与合规难题,详细介绍了其研究成果在通信、金融等行业的落地实践;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志伟博士阐述了物理AI在工业制造、电子散热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实践价值;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智能装备与电子信息部部长刘刚、十一科技河北分院副院长王友建、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专家胡立强,分别围绕石家庄市信息产业发展态势、高新区电子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等主题展开分享,为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方向。
冯主任在交流时,就资产数字化的制度创新、技术赋能、法理演进做了初步研讨,认为数字资产要从“所有权”思维转变到“使用权”思维,即淡化绝对所有权,侧重对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的分离与确认。通过建立全国一体化的数据要素登记体系破解确权难题,参照类似不动产登记的权威登记方式为数据资产颁发权属证书进行技术赋能。在法律理论层面,尝试定义“数字财产权”成为与物权、知识产权并列的第三类财产权利,在法律上给予数字资产更独立和清晰的地位。
可供数字化的资产范围极其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可以二进制形式表达的资源。资产数据化的立法和司法,将是一个技术、制度与法律理论协同演进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既能保障各方权益,又能充分促进数据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现代化治理体系。通过技术手段激活“沉睡”资产创造了新的价值空间,其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合规有序的基础之上。
随着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实践的深入,资产数字化将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会期间,冯主任全程认真参与研讨,密切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的创新方向与实务需求。通过此次交流,不仅拓展了与高校学者、企业高管、行业专家的沟通渠道,助力实时把握信息技术领域前沿动态与发展瓶颈,更为钧日律所深化该领域行业认知、探索专业化法律服务与跨界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律所将持续依托此类交流契机,为推动河北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法律智慧与专业力量。
钧日行:精进服务行